想脱单?抛绣球了解一下!

”,用于甩投,正所谓“飞砣”过处,寸草不留。这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杀敌利器,加上壮族先民天生骁勇的战斗特性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“飞砣”都...

  ”,用于甩投,正所谓“飞砣”过处,寸草不留。这一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杀敌利器,加上壮族先民天生骁勇的战斗特性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,“飞砣”都是壮族先民保卫家园,抵抗外敌的神器。

  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生产水平的提高,生活方式不断改变,“飞砣”的材质逐渐从铁、铜、镍为主的金属逐渐向石器、木器转变,“飞砣”在战争与狩猎中的实用功能亦逐渐消退。唐朝时,人们用棉布、麻布或丝绸模仿“飞砣”的形状,相互抛接娱乐。此时“飞砣”形状的绣花布囊,内充棉花籽、谷壳、谷粟等,并手工刺绣上一些吉祥图案,当时称之为“布剌”。唐朝著名诗人柳宗元被贬至柳州时,看到当地壮族青年男女互相投掷“布剌”,曾用诗句“男女分行戏打球”来描述这一景象。

  到了宋代,绣花布囊发展成为“五色球”。此时,抛绣球便与壮族的仪式活动联系在一起了。每逢重要的节日,壮族先民都会敲起铜鼓,扔五色球。宋代诗人朱甫,在其《溪蛮丛笑》中载“土俗岁节数日,野外男女分两朋,各以五色彩囊豆粟,往来抛接,名飞砣”。其中的五色彩囊,便为绣球。经过发展,武器“飞砣”演变为抛绣球活动。

  元明时期的“绣花球”,其制作原料与日常生活用品紧密联系,制作样式增多。制作绣球主要使用棉花籽、谷粟、谷壳及豆类等常见物料,用绣花布囊成球状,以圆形最为常见。其外观大小如拳头,上下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,壮族人称之为“绣球”。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以娱乐身心,沟通感情。每逢重大节日,如春节、三月三、中秋节等节日时,壮族人都自发组织互抛“绣球”来娱乐或游戏,这一习俗也渐渐成为壮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独特方式。

  抛绣球可是个有技巧的活,想要找到心仪的对象,不仅得接得住抛来的绣球,还得接得巧妙,接得美观!

  抛绣球活动,不仅要求参与者有较好的力量,还得有准确的判断力、较好的灵活性、耐力及柔韧性等。在抛绣球时,男女青年分列各站一边,两边人数大致相等,而绣球数量不限。抛绣球的人,手持绣球上端的彩带,用力旋转数圈,趁势向对方抛出。接球的人要看清球的来势,选好位置和角度接球,还要有个优美的接球姿势,若接不住,就会招来一阵哄笑,或唱歌,或做游戏以示被“惩罚”。

  在现实生活中,壮族村寨,隔山离水,壮家青年男女交往受到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,而抛绣球活动则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交往机会。每逢春节、中秋或三月三,壮族人民都要举行歌圩。歌圩中,小伙子们和姑娘们相邀聚集在地头、河畔,分成男女两边,互相引吭高歌,用歌声来表达问候、增进了解。对歌中,姑娘们将手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,小伙子们则以优美的姿势接住绣球,将它把玩欣赏,又向姑娘抛回。经数次往返抛接,小伙子若有意,就在接到的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,抛回馈赠女方;姑娘若收下,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。这时,两人或继续对歌表情达意,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。

  从冷兵器发展而来的绣球,不仅成为了体育娱乐活动的主角,更成为了爱情的象征。小美想说,除了唱K吃鸡和开黑,单身小哥哥小姐姐们在联谊的时候不妨抛抛绣球来表心意,说不定脱单会来得更快哟!

  • 上一篇:画中世界五色球+图腾全收集攻略 Gorogoa球收集攻
  • 下一篇:【寻访百年老校】西贯市回民小学:百年“回小